小時候背誦曹植的七步詩,總覺得是一個很悲涼的故事。
從小一起長大的親兄弟,讓他在七步之內(nèi)完成詩句創(chuàng)作,否則就殺死他。
在眾多電視劇的版本中,都是曹植自己走了7步之后,完成了這首詩的創(chuàng)作。
然而,在阿棧小時候看的TVB版古裝劇《曹氏三雄之洛神》里,編劇別出心裁:
讓曹丕先走完了三步,曹植與他一起邁起第四步,然后每走一步,作一句詩。
在這漫長的4步里,曹植的悲憤,曹丕的慚愧,兄弟倆的淚光,都拍得恰到好處。
就沖這一個充滿張力的情節(jié)描繪,我立刻愛上了這部劇。
這部劇的女主角,就是大家熟悉的皇后娘娘蔡少芬。
她在劇中扮演的是才女甄宓,也就是洛神。
她原本是袁紹次子的未婚妻,后來丈夫死了,她被曹植所救。
兩個人暗生情愫,眼神拉絲。
但是因?yàn)殚L相太美,她也同時被曹操和曹丕看上。
幾個人曾經(jīng)議論過她的美貌,真的是禍水呀。
聰明的甄宓用智慧換來了曹操的尊重,但卻曹操命令嫁給曹丕。
曹植本來想帶著甄宓私奔,但是甄宓知道這樣的結(jié)局一定不好。
于是,她帶著對曹植的愛,嫁給了曹丕,也開啟了一段兄弟嫌隙叢生的三角戀故事。
小時候的阿棧,追求“有情人終成眷屬”,所以對BE美學(xué)的古裝劇,一直沒啥好感。
就像甄宓與曹植,一個是德才兼?zhèn)涞拿廊?,一個是詩名冠絕天下的才子。
才子配佳人,本應(yīng)當(dāng)是一段金玉良緣,奈何故事的結(jié)局卻并不盡如人意。
但是這部劇中把人性刻畫得太深刻,場景的戲劇沖突強(qiáng)烈,所以讓人愿意樂此不疲地追劇。
尤其是劇中對曹操人物形象的刻畫,非常精準(zhǔn)。
在各類戲劇中,曹操的定義就是“奸雄”。
他有雄才偉略,也有數(shù)不盡的不擇手段。
在劇中,曹操愛子心切,但是他卻并不了解自己的兩個兒子:曹丕和曹植。
曹丕是個野心勃勃的行動派,為達(dá)目的心狠手辣;
而曹植則是一個光明磊落、真誠熱情的癡心人。
有一次,曹操在銅雀臺設(shè)宴,邀請文武百官一起喝酒。
酒酣之時,就命眾人寫一篇《銅雀臺賦》。
哥哥曹丕糾結(jié)了半天,一個字也寫不出來;
但是弟弟曹植卻在幾分鐘之內(nèi)就妙筆生花,博得眾人喝彩。
高興的曹操就直接封曹植為平原侯,官位在曹丕之上。
雖然看起來只是封官這樣的小事,卻讓兩個兄弟的感情產(chǎn)生嫌隙。
典型的父母端不平一碗水的樣子。
這也為后來的“七步詩”埋下了仇恨的種子。
追劇的時候,經(jīng)常感覺曹操有點(diǎn)老糊涂,在面對接班人這么重大的事情上,一直是拎不清的。
他一方面刻意培養(yǎng)曹植,把曹植帶到戰(zhàn)場上去磨練,給了他儲君一般的感受。
而另一方面,面對曹丕的廣泛結(jié)交大臣也不制止,甚至還把美麗的甄宓許配給了他。
曹植雖然文采很高,但是論政治手腕是遠(yuǎn)不如曹丕的。
在朝廷眾多大臣的建議下,曹操只好放棄曹植,封曹丕為魏王太子。
如果當(dāng)初不是他的偏心,估計兩兄弟的關(guān)系,后面也不會糟糕至此。
本劇最讓人心疼的就是曹植了。
在心愛的女人被哥哥搶走后,他就只能每天借酒消愁。
天下不是他的,甄宓也自然不會是他的。
在無限惆悵里,寫了下《洛神賦》。
你還記得關(guān)于這部劇的哪些情節(jié)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