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種劇,第一季一出場就驚艷四座,封神封到IMDb、豆瓣、爛番茄三榜開花。
但到了第二季,卻好像編劇換了腦子,口碑暴跌,甚至逼得觀眾當場棄坑。
到底是高開低走,還是自毀長城?
這3部「劇王變?yōu)碾y」的美劇,個個都是典型案例。
《最后生還者》
游戲改劇最容易翻車,但《最后生還者》第一季幾乎是神還原。
喬爾和艾莉在末世中相依為命,從互不信任到生死守護,每一集都是一記重拳。
哪怕你沒玩過游戲,也能感受到那種“除了你我一無所有”的絕望與溫情。
然后到了第二季,劇情忠實原作,沒錯,但這個“忠實”,把觀眾勸退了一大半。
一上來,觀眾最愛的喬爾就被艾比一桿子敲死。
還是那種毫無鋪墊、沒有掙扎的“暴力處決式”死亡,連呼吸的時間都不給你。
它不是不好看,而是“讓人看得很不爽”。
觀眾心里那口氣沒順過去,自然也不會留下來繼續(xù)看。
《真探》
《真探》第一季幾乎成了犯罪劇的天花板,馬修·麥康納和伍迪·哈里森雙男主組合太有戲,兩人的火花不僅撐起整季劇情,連哲學臺詞都被奉為經(jīng)典。
整個故事像是泡在南方哥特的泥漿里,神秘又壓抑。
案件跨越17年,殺人犯背后還有一整個邪教組織,簡直讓人看得頭皮發(fā)麻。
人物有魅力、氛圍夠陰郁,節(jié)奏拿捏得死死的。連風吹過路邊鐵皮棚子的聲音都像是在說:“別信表面?!?/p>
然后第二季,直接換人、換故事、換風格,連骨架都沒留下。
科林·法瑞爾、文斯·沃恩、瑞秋·麥克亞當斯幾個角色拼在一起,毫無化學反應(yīng)。
觀眾看完第一集就開始懷疑:這還是《真探》嗎?
《英雄》
當年誰沒被《英雄》第一季刷屏過?
普通人覺醒超能力,命運交錯、危機四伏,追一集少一集的日子記憶猶新。
它讓超級英雄題材從漫威神壇走向街頭巷尾。
角色設(shè)定新奇,節(jié)奏緊湊,故事張力十足。最重要的是,它讓你相信普通人也能改變世界。
然后第二季,編劇靈感仿佛跟著預(yù)算一起被砍了。
從23集縮成11集,故事線像被手撕了一樣,漏洞百出、節(jié)奏混亂。
角色動機不明,劇情邏輯失控,超能力成了快銷品,誰都有,但沒人能用出花。
第一季那種“人性 能力”的碰撞被完全拋棄,變成了“誰打得過誰”的混戰(zhàn)。
甚至開始瘋狂復活角色,感情線亂入、時間線扭曲,最后觀眾只能無力嘆一句:“我懷念的,是第一季的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