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8年的埃及電影《走向深淵》是一部根據(jù)真實事件拍攝的帶有驚險色彩的老電影——在國內(nèi)可以做為反特教學片來看。
該片講述了女大學生阿卜萊,在巴黎求學期間,因貪圖享受,迷戀奢華的生活被以色列情報部門所利用,逐步走向出賣國家利益的可恥深淵的故事。
現(xiàn)在想起看看,影名很驚悚,而內(nèi)容很主旋律,是個很硬朗的片子。
它是我看過的唯一一部埃及電影,不過,好像到現(xiàn)在,中東地區(qū)也還是一團亂麻。
我很熟悉這個封面——我是先看的圖書,后來又看了電影,知道了什么叫諜戰(zhàn)片?!粩橙瞬叻闯蔀殚g諜的女大學生雖然驚慌失措,蓬頭亂發(fā),給人的感覺卻還是很驚艷。
李梓,童自榮,喬榛,尚華,福潤生,翁振興等普通話對白為影片增色!
扮演女主的演員麥迪哈.凱米爾,有魅力,有姿色,要不怎么就選中她了呢?
從女主在巴黎的時尚穿戴在70年代看,可謂靚麗的光芒四射!
諜戰(zhàn)情節(jié)簡單,滿滿的中國八十年代通俗小說味兒,敵人的滲透從未停止過,雖然設(shè)計和女主相遇連英雄救美都算不上。
女主動態(tài)更美,殺傷力也極強。所以她在巴黎呼吸到"自由空氣"并墮落為賣國間諜的故事才更有說服力。
“反戰(zhàn)"是敵人為自己堆砌而成的道德高地,再加上資本主義的糖衣炮彈,單純而虛榮的女主思想上動搖了,靈魂也就跟著走掉了!這部電影恐怕就是讓觀看者謹防糖衣炮彈的。
當女主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成了間諜時的臺詞很妙:
"你是什么?"
"和你一樣!"
看得人背后一冷。
成為間諜的她完全是另一個樣子——作為那個年代的電影,女主的形象非常時髦,堪為尤物級別的百變女神。
這個反派——以色列間諜艾德蒙,很帥,確實很帥,越看越帥。
電影中六七十年代的埃及中產(chǎn)階級的生活非常西化,除了長相,在穿著打扮出入飲食上跟歐洲人沒有什么區(qū)別。
艾德蒙的話術(shù)很厲害,牢牢控制了女主,使她一步步走向深淵。
巴黎是個很容易讓人著迷的城市,同時也代表西方很容易使人沉醉的生活方式,這些,在影片里都是毫無保留的展現(xiàn),沒有絲毫的貶低與歪曲。
片中七八十年的西方世界模樣很懷舊,女主的演技也很流暢自然。
印象最深的是女主去獲取情報,戒指里面的迷幻藥下在酒杯里,當時埃及的諜報網(wǎng)已經(jīng)那么發(fā)達。
她越來越是個出色的間諜了——不僅自己被特務(wù)機構(gòu)拖下水,而且還發(fā)展男友。其實她有兩次機會可以退出,可舍不得奢華生活。
物欲是她冷靜思考之后的必然選擇——因為習慣于僥幸,所以即便一開始是被騙加入,最后還會毅然決然投身其中。
埃及的兩個情報人員也很厲害,長的差不多,其中一個是童自榮配音。
就是他們沖破重重險阻抓獲了間諜。
他們讓老爹以體檢為借口住院,老爹也這么告訴女兒,反而讓女兒以為是病重了,這一招虛虛實實計用得好。
阿卜萊要求去突尼斯探望父親。狡詐的埃德蒙沒有輕信這件事,專門派人去突尼斯了解凱密爾的病情真相,證實他確是患了病,才消除疑慮,同意阿卜萊去突尼斯。
阿卜萊這件大衣真是漂亮。
有些人你和她一見面就覺得她像是故事里的人物,你和她就分不開了一
我是這樣?
一當然一
那我們的故事是序幕還是尾聲?
直到結(jié)尾,這部片子條理始終都很清晰,節(jié)奏感也不錯。
阿卜萊終于發(fā)覺自己被逮捕。
這要是讓以色列拿到,我們就全完了……
是的,千不該萬不該,不該背叛自己的祖國,走到今天這一步,跌入了深淵,沒救了……
——其實也未見得是深淵,也未見得是悔恨。跟當前社會有相似之處。
我非常欣賞這段電影結(jié)尾的拍攝。
雄偉的金字塔的身姿、綺麗的尼羅河的風光,在機翼下緩緩掠過,形成又一個有深度的表現(xiàn)層面。
尼羅河,金字塔,這是埃及,阿卜萊……
(潛臺詞,這是我們的祖國?。?/p>
臺詞意味深長,同時震撼人心,充滿了愛國主義情緒,勝過萬千說教。
四十年后再看到這部影片,是一種恍如夢境的感覺——我要把這種夢境記下來,但角度與以前有所不同。
過去那么多年,發(fā)現(xiàn)電影里的許多臺詞都可以隱射現(xiàn)實里的埃及?!總€國家都有這樣的諷刺吧,當時的向心力現(xiàn)在又在何方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