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色芳華限免
雖然作者不同,故事內(nèi)核迥異,人物邏輯也無一雷同,但看完《長安的荔枝》大結(jié)局后,我不期然地想起了年初的熱播劇《國色芳華》。隨即發(fā)現(xiàn),這兩部劇的主宰者,都是同一個“圣人”——歷史上的唐玄宗李隆基。
然而,從長安國色芳華的“牡丹”到嶺南新鮮香甜的“荔枝”,我們看到了同一個“圣人”的殘酷蛻變。
這是劇情,也是真實的歷史,讓古偶劇的華麗外衣變得千瘡百孔。
是的,無論《國色芳華》還是《長安的荔枝》,“圣人”都不是主角,但卻都是引領(lǐng)劇情發(fā)展的那個終極大BOSS,他的一言一行,左右了劇中所有人的命運。
《國色芳華》男主角是“花鳥使”蔣長揚,而《長安的荔枝》主角是“荔枝使”李善德。而這些“使”都不是國家正式官員,是直接為“圣人”辦事的。
兩部劇的男主角竟也遙相呼應。
花鳥使蔣長揚是皇帝的發(fā)小和親信,走到哪里都備受尊崇。他一邊偷偷幫圣人調(diào)查這個,窺視那個,順便再談談戀愛,幫助一下女朋友,日子過得無比滋潤愜意。
荔枝使就不同了,他是在圣人“亂命”之下,被同事挖坑的倒霉蛋。眾人根本不知道他是誰,他也不是無所不能的俊男帥哥,只是個為了活下去而拼命努力的卑微小人物,處處被輕視怠慢,屢屢被欺負傷害,所以他沒空、也沒心情談戀愛。
從風流倜儻的“花鳥使”到老實窩囊的“荔枝使”,圣人也走過了他從青春飛揚到衰老遲鈍的大半生。
花鳥使的時代,“圣人”還年輕,剛剛當上皇帝不久,還沒有絕對掌控帝國的權(quán)力,還在跟權(quán)臣斗智斗勇。所以,他兼聽則明,他銳意進取,想要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(yè)。那時候,他深愛的女子是淑妃皇甫令歌,他雖然很想討她喜歡,卻束手無策。他不懂,大約也不敢,去調(diào)動國家機器,來博心愛的女人一笑。
等到了“荔枝使”的時代,圣人已經(jīng)進入老年,不僅掌控了帝國的絕對權(quán)力,更創(chuàng)造了“開元盛世”的輝煌政績,他志得意滿,開始盡情享受生活。他不需要再與誰勾心斗角,但他很喜歡手下人勾心斗角——一任“左相”與“右相”的斗來斗去,以達到權(quán)力的平衡。
此時的他,只愛一個年輕貌美的貴妃,他不僅喪失了勵精圖治的進取心,連基本的常識都不顧了,為了討好心愛的女人,隨口就任命一個“荔枝使”,為她運送嶺南的鮮荔枝。至于能不能辦到,怎么辦到,根本就不是他考慮的事情。
同樣一個“圣人”,《國色芳華》中他很可愛,《長安的荔枝》中他很可恨。
他一手締造了“開元盛世”,他也開啟了軍閥割據(jù)的帝國亂局;他曾將父親邊緣化為“太上皇”,后來他也被他的兒子邊緣化成為“太上皇”。就連他勞民傷財、辛苦運送荔枝討好的女人也沒保住,化作馬嵬驛的一縷香魂......
看到《長安的荔枝》大結(jié)局時,忽然聽說《國色芳華》的續(xù)集《錦繡芳華》即將播出,期待的同時也枉然嘆息:
想來《國色芳華》無論多少續(xù)集,也只能結(jié)束于《長安的荔枝》時代之前,否則,當圣人三郎眾叛親離、倉皇逃命之時,花鳥使怎么辦呢?
是不是,蔣長揚與何惟芳唯一的出路就是早早離去,隱居紅塵外。否則,這古偶劇就拍不下去了......